答题量 13724
园林绿化工程中,除了绿化整理(如30公分以内的就地挖填土找平层)外,确实需要考虑起坡造型和种植土回填。对于起坡造型,这通常属于地形塑造的一部分,可能涉及到土方造势的工作。这部分的工程量计算可能会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比如按照设计的坡度、形状以及所需的土方量来计算。
至于种植土回填,一般会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设计图纸来确定。如果图纸上有明确的标高变化或者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改良要求,那么就需要按照这些数据来计算回填土的体积。
现场未施工前是平的,图纸是带这种等高线的,土方量应该怎么算呢,有什么软件或者快捷计算方法吗?请老师教一下怎么算这个土方量呗
计算这种带等高线地形的土方量,常用 “方格网法” 或 “等高线法” ,结合软件可高效计算,以下分步教学(以 CAD + 土方计算软件为例,也可手动辅助计算):一、核心思路:“设计标高” 与 “原地形标高” 的差值积分土方量 = 每个区域(方格或等高线区间)的平均高差 × 对应面积,汇总所有区域的填方、挖方量。二、软件计算(推荐:CAD + 飞时达土方计算、南方 CASS)以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为例(操作逻辑通用,南方 CASS 类似):步骤 1:导入 CAD 图纸,提取地形数据打开软件,导入含等高线的 CAD 图(确保等高线标高标注清晰,如 “0.59”“0.48” 等为地形标高)。用 “地形数据提取” 功能,框选所有等高线及标高标注,软件自动识别地形高程点。步骤 2:设定设计标高(现场未施工前是平的,即 “设计为平面”)若设计是 “整体找平到某一标高”(需看图纸要求,若没说,可能是 “现状平整但按等高线造型”?但你说 “现场未施工前是平的,图纸带等高线”,需明确:若设计是按图纸等高线造地形(现场要从平的挖填出等高线地形):设计标高就是图纸等高线的标高。若设计是把等高线地形铲平成平面(现场平的,要保持平,图纸等高线是目标地形?需结合工程需求判断!假设是 “现场原地形平(标高设为 H₀),要按图纸等高线造地形,计算挖填方”)。假设 “设计地形是图纸等高线,原地形是平面(标高统一为 H₀,比如现场实际测量的平均标高,若没测,可暂定一个,或看图纸是否有隐含设计标高)”。步骤 3:用 “方格网法” 计算划分方格网:软件中选 “方格网法”,设定方格边长(如 5m、10m,越小越精确,看地形复杂度;图纸范围小的话,5m 足够)。软件自动在图纸范围内生成方格,每个方格四个角点对应 “原地形标高(H 原,即现场平的标高,假设统一为 H₀)” 和 “设计地形标高(H 设,即图纸等高线在该点的标高)”。计算每个方格的高差和土方:填方量:若 H 设 > H 原,该方格需填方,体积 = 平均高差 × 方格面积(平均高差 = (H 设 1 + H 设 2 + H 设 3 + H 设 4 - 4H 原)/4 × 方格面积 ,或用 “四角平均法”)。挖方量:若 H 设 < H 原,该方格需挖方,同理计算。汇总填方、挖方总量:软件自动统计所有方格的填方、挖方量,生成报表。三、手动辅助计算(适合小范围、验证结果)若没有软件,可手动用 “等高线法”:步骤 1:确定等高线间距和面积看图纸等高线标高差(如相邻等高线差 0.1m?需看标注,图中 “0.59、0.48” 等,假设差 0.1m)。用 CAD “PL 线” 描出每条等高线的闭合区域,用 “LI” 命令查面积(S₁、S₂…Sn,对应标高 h₁、h₂…hn)。步骤 2:用 “等高线法公式” 计算土方量 ≈ Σ [(S₁ + S₂)/2 × (h₂ - h₁) ](原理:相邻等高线间的体积≈梯形台体积,面积取平均,高差为等高线间距)例:标高 0.5m 的等高线面积 S₁=100㎡,标高 0.6m 的等高线面积 S₂=80㎡,间距 0.1m。该区间土方量≈(100+80)/2 × 0.1 = 9 m³(假设是填方,若原地形标高低于 0.5m 则填,高于则挖)。四、关键注意事项设计标高的确定:必须明确 “原地形标高(现场平的,测一个平均标高)” 和 “设计地形标高(图纸等高线)”,否则无法计算挖填方向。软件的选择:飞时达、南方 CASS 都能高效处理,CAD 插件(如 “土方计算插件”)也可简化操作。手动验证:小范围用 “方格网法” 手动算几个方格,对比软件结果,避免出错。简单说,用土方软件(飞时达 / CASS)导入 CAD 图,提取地形、设设计标高,跑方格网法,直接出结果 ,比手动快 10 倍! 若没软件,就手动描等高线、算面积、套公式,就是费点时间~
老师咱们学校有飞时达软件吗?
咱们暂时还没有
微信扫码手机提问
方便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