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启程宫昊玥
专家
向他提问
答题量
11763
以下是对这两个问题的清晰解答:
问题 1:工程量清单是否只属于清单计价?如果建设单位招投标选用定额计价的话,是只给投标单位图纸,让其算工程量么?
工程量清单与清单计价的关系:工程量清单不 “只属于” 清单计价 。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据此组价;但定额计价模式里,也可参考工程量清单思路辅助算量(不过规则有别 )。本质上,工程量清单是一种工程量呈现、描述形式,核心是规范工程量计算与项目特征表述,清单计价是依托它的计价模式,二者有关联但不等同,定额计价也能借用清单的工程量计算成果(需适配定额规则 )。
定额计价招投标的操作:若建设单位选定额计价招投标,通常不仅给图纸 。一般流程是:
招标人先依据图纸,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算出工程量(或委托造价咨询单位算 ),形成类似 “工程量表”(早期定额计价招标,也有让投标人自己算量的情况,但易因各方算量差异产生争议,现在多倾向招标人或代理方先算量提供基础数据 )。
给投标单位的资料,除施工图纸,还会有 “工程量清单 / 表”(按定额规则算的 )、招标文件(含定额计价要求、取费标准、材料价格调整方式等 )。若仍让投标单位纯自主算量,会因定额规则理解差异,导致投标报价可比性差,所以多数情况招标人会先梳理基础工程量(或明确按图纸、定额规则自主算量的要求 ),再让投标人套定额组价。
问题 2:清单组价中进行套定额时,实质上与定额组直接费的时候原理相同,只是单价包含的不一样?
原理有相通,但也有差异,从两方面看:
相通点:清单组价套定额、定额组直接费,核心都要先算工程量,再套定额子目 。比如算混凝土梁费用,都得先确定梁的工程量,再找对应混凝土制作、安装的定额子目,这一步 “量与价(定额单价 )的基础匹配逻辑” 是相似的。
差异点:
单价构成不同:
定额组直接费的 “单价”,是定额基价 ,一般仅含完成该定额子目工程内容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定额编制时测定的人材机基础价格 )。
清单组价套定额后的 “综合单价”,是在定额基价基础上,还要加上管理费、利润,以及考虑一定风险费用 (清单计价规范要求综合单价涵盖这些内容 ),所以清单综合单价的 “价格包络范围” 比定额基价广。
计价逻辑不同:
定额组直接费,是单独的人材机费用累加 ,后续还要再计取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才能形成总造价;
清单组价,是把管理费、利润等 “揉进” 综合单价 ,最后汇总各清单综合单价 × 工程量,再加措施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形成总造价,整体计价流程和费用归属层次有区别。
简单总结:清单组价套定额和定额组直接费,基础算量套子目逻辑相通,但因单价构成(综合单价 vs 定额基价 )、计价流程差异,不能说 “原理完全相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计价环节 。
2025-06-12 16: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