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声里,我机械地翻动着重复了三年的土建预算表格。在国企的这三年,我的工作不过是简单的投标报价、工程量核对与询价,但凡遇到稍微复杂点的项目就手忙脚乱,妥妥的半吊子。窗外的梧桐树绿了又黄,我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把刚毕业时拿到 offer 的兴奋,熬成了对每月工资的单纯期盼,彻底在舒适区里躺平。
直到那天,在茶水间偶遇同届入职、从项目赶来开会的小林。他工装口袋上别着的 “商务部经理” 工牌,在灯光下格外耀眼。聊起项目取得的成果时,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满是自信与骄傲。反观自己,日复一日的在这个狭小的工位上,像被施了定身咒的咸鱼,毫无生气。那一刻,羡慕、不甘、失落等情绪一股脑涌上心头,我瞬间 “酸成柠檬精”。
疫情如同一场黑色风暴,毫无预兆地席卷而来,击碎了我以为安稳的生活。工资条上的数字从延迟发放变成了 “待处理”,茶水间的闲聊也从育儿经变成了裁员传闻。我意识到:在这个连国企都不再避风的时代,真正的铁饭碗,是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兄弟,别光盯着土建,也学学安装!” 老赵往我工位扔了罐红牛,这位部门公认的技术大拿正擦拭着他锃亮的一级造价师证,“垚哥的课,抖音搜‘启程学院’,保准能开窍。” 视频里那个戴着眼镜、说话带着北方口音的老师,正用三维模型演示水电管线的走向。从未接触过安装知识的我,竟也听得入神。或许,改变的时候到了。
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我打算在学习安装专业的同时,查漏补缺土建的知识点,我通过抖音联系了启程学院的课程顾问老师,试听了土建和安装的课程,觉得土建知识点讲得很全面也很详细,安装是我们预算大拿推荐的更不会错,于是报名了课程,正好也碰上一个可以去项目上学习的机会,理论知识终于能和实际现场碰撞出火花。
某天快下班的时候,我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反复研究管道支架的工程量。图纸里复杂零碎的支架零件让我头疼不已,看也看不懂,算也算不明白,在工位上抓耳挠腮之时,我想到了启程学院,于是我打开了答疑平台,把我的图纸及问题传了上去,大概十分钟就有了反馈,老师先解决了我识图上存在的问题,又让我对照图集去查找重量,并给了我一个给排水采暖管道支吊架工程量计算表,表格里输入了公式,只要我把管道的长度输进去,支架重量自己就算出来了,教会了我知识的原理,又帮我解决了问题,刚解决完难题,手机弹出老赵的消息:“明天跟我去工地,甲方要审消防喷淋的变更。” 推开会议室门的瞬间,我看着甲方工程师指着图纸皱眉,突然听见垚哥在课上的叮嘱:“所有争议点,都藏在施工日志里。” 指尖划过手机里储存的电子版日志,我清晰指出原设计与现场层高的冲突,老赵惊讶的眼神和甲方逐渐舒展的眉头,让我摸到了新世界的门把。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安装专业的知识点,启程学院王主任也帮我把土建专业知识点的漏洞逐渐填平,我一下踏实了很多,因为我知道,就算我真的离开国企,我也能凭我的本事找到好的工作,现在的我,工位上除了土建定额书,还多了几本安装专业图集。当我在部门例会上流畅汇报机电安装的成本分析时,窗外的梧桐树也正抽出新枝芽。原来所谓的安逸,从来不是终点,而是等待破茧的茧房。在抖音收藏夹里,垚哥的课程还在持续更新,而我新的造价之路,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