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程中涉及到边坡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锚固措施,像锚杆、锚索,“锚氏”一家子让很多小可爱感到头疼,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先说说什么是锚固,建筑场地及周边,由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形成的人工边坡,或者建筑物周边可能存在对安全产生影响的自然斜坡,这些统称为边坡。
先不谈土的力学性能,从经验来说土是很难压坏的,但是如果用力去拉,则是很容易把土拉开,而土坡也很容易坍塌下滑。从力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土层抗压性能强,但是抗拉和抗剪能力差。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就需要对边坡采取结构性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锚杆和锚索这两个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东西,都是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或系统。锚杆顾名思义是杆状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束这些索状构件并且施加一定的预拉应力时,成为锚索。
锚杆根据其锚固标的物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土层锚杆和岩层锚杆。根据两种锚杆锚入的土石成分进行划分,土层锚杆锚入的是稳定的土层,而岩石锚杆最终锚入的是岩层。除了锚杆、锚索外,边坡防护工程中常用到的还有土钉以及土钉墙。不过从外形上很难对土钉和锚管做区分,想彻底区分土钉和锚杆,可以从受力原理上去分。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而土钉墙则是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在土钉里面,如果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时也能称之为锚管。